近年來,隨著第五代移動通信(5G)國際標準推進和5G商用牌照發放,包括系統設備與終端在內的5G產業鏈已逐漸邁入成熟期。同時,移動通信向后5G和第六代移動通信系統(6G)演進,逐漸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界關注的熱點領域。
在此背景下,中國工程院舉辦了“信息與電子工程前沿論壇”,聚焦“后5G和6G天線系統技術演進和創新”,針對后5G和6G天線系統前沿基礎理論、關鍵共性技術以及產業應用等進行深入研討。
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理、專家委主任,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、IEEEFellow陳山枝博士做了主題報告“5G深度思考 6G未來展望”。他發言中指出,5G雖然方興未艾,但B5G和6G前沿通信技術研發也已起步,中國通信市場正在“大步快跑”。
陳山枝表示,B5G是陸地與衛星融合的移動通信,通過5G陸地移動通信與低軌衛星移動通信融合而成。B5G能夠通過5G的低時延以及全球導航衛星技術實現高精度定位;B5G還將實現通信與計算、存儲的深度融合,降低時延,提升相應速度和用戶體驗以及系統業務支撐能力;此外,B5G將實現通信與雷達的融合,實現一體化設計,從而降低成本和功耗,提高探測準確度,實現更全面的感知效果。
在6G方面,陳山枝認為6G意味著更高的接入速率(10G-1T)、更低的接入時延(ms級以下)、更快的運動速度(馬赫級)和更廣的通信覆蓋(空天海地),能夠使人類社會進入泛在智能化信息社會。
6G技術將融合陸地無線移動通信、中高低軌衛星移動通信以及短距離直接通信等技術,融合通信與計算、導航、感知、智能等技術,通過智能化移動性管理控制,建立空、天、地海泛在移動通信網,實現全球泛在覆蓋的高速寬帶通信。
6G將實現兩大擴展,一是擴展覆蓋,向面向空、天、海、地的覆蓋擴展,二是擴展頻段,向高頻段擴展,爭取更多頻譜實現更高接入速率。當前,全球移動通信服務的人口覆蓋率約為70%,僅覆蓋了約20%的陸地面積;6G將整合衛星通信,實現全球無線覆蓋。同時,6G將向更高頻段擴展以獲取更大傳輸帶寬,如毫米波、太赫茲、可見光等,支持10G到100Gbps用戶接入速率,實現Tbps的無線接入網。
傳統專用頻譜分配方式使得頻譜資源分配已滿但利用率低下,導致移動通信系統面臨頻譜需求高但頻譜資源嚴重短缺的矛盾。6G通過智能化靈活頻譜共享技術,解決頻譜分配專用造成的利用率低下難題。此外,6G還將引入可信機制,是具有內生安全的網絡體系。